empty
 
 
12.08.2025 12:32 AM
風險資產需求上升可能阻止日圓恢復走強

在美國就業報告發佈後,日圓走強,日經指數下跌超過900點。瑞穗銀行的分析師指出,這與正好一年前、在2024年7月美國就業數據疲弱發佈後所發生的強烈避險情緒事件有某些相似之處。然而,這種比較似乎有些牽強——當時美元兌日圓匯率從160跌至140僅用了不到一個月,而目前的反應則溫和得多。溫和反應的部分原因是因為在令人失望的報告後,發佈了次級經濟數據,其中大部分暗示沒有重大變化,美國經濟仍在增長。

目前,瑞穗銀行認為日本央行有可能加息兩次——一次在10月,25個基點,另一次在1月,將利率提高至1.0%,並在不確定的時期內維持這一水準。

This image is no longer relevant

Mizuho也認為日圓升值重啟的概率相當高,特別是預期到年底時日圓匯率將跌破145,而匯率超過149則視為取消該情景的水平。

日本央行對利率調整採取非常謹慎的態度。值得注意的是,市場自一月以來便預期加息——超過六個月過去,狀況仍然極不確定。日本嚴重依賴外部需求,主要來自美國,只有在這方面完全明朗之前,加息的可能性仍然渺茫。換句話說,關鍵問題依然是不變的——美國是否會進入經濟衰退?七月會議紀要直接提及美國經濟狀況,特別指出不確定性上升。

至於國內因素,幾乎沒有變化——通脹壓力持續上升,這為“未來幾個月”加息提供了理由。這意味著不確定性水平尚未改變,因為加息條件可能在九月或十二月出現。因此,鑑於日本央行轉向較為鷹派的立場,日圓不應急劇貶值,但也由於不確定性仍然高,尚無強勁基礎支撐其大幅升值。

在報告週內,日圓的淨多頭頭寸減少了6億,降至70億,創下自一月以來的最低水平。估計價格仍高於長期平均值,但動能疲弱。

This image is no longer relevant

在令人失望的美國就業數據發布後,美日匯率(USD/JPY)的修正幅度不大——日元並未觸及至關鍵支撐位144.90/145.20,並且目前正在形成新的上升衝動。我們預期將再次嘗試測試151.20/40,且有較大機會穩定在其上方。若避險資產的需求增加,美元兌日元有可能下跌至145或更低,但目前看來可能性較小。無論如何,在8月15日特朗普與普京會面後,市場可能會經歷一波狂熱,伴隨著風險資產需求的急劇上升。

Kuvat Raharjo,
Analytical expert of InstaForex
© 2007-2025
Summary
Urgency
Analytic
Evgeny Klimov
Start trade
通过InstaForex赚取加密货币汇率变动的收益。
下载MetaTrader 4并开启您的第一笔交易。
  • Grand Choice
    Contest by
    InstaForex
    InstaForex always strives to help you
    fulfill your biggest dreams.
    JOIN CONTEST
  • Chancy Deposit
    Deposit your account with $3,000 and get $1000 more!
    In August we raffle $1000 within the Chancy Deposit campaign!
    Get a chance to win by depositing $3,000 to a trading account. Having fulfilled this condition, you become a campaign participant.
    JOIN CONTEST
  • Trade Wise, Win Device
    Top up your account with at least $500, sign up for the contest, and get a chance to win mobile devices.
    JOIN CONTEST
  • 100% Bonus
    Your unique opportunity to get a 100% bonus on your deposit
    GET BONUS
  • 55% Bonus
    Apply for a 55% bonus on your every deposit
    GET BONUS
  • 30% Bonus
    Receive a 30% bonus every time you top up your account
    GET BONUS

推荐文章

现在无法通话?
提出您的问题,用 在线帮助.
Widget callback